亚洲伦理在线观看|色婷婷香蕉在线|av中文字幕资源|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gogogo国语高清完整

閱讀新聞

奚劍鑫:愛心凝聚西部教育

[日期:2012-01-11] 來源:  作者: [字體: ]
從2007年起,上海企業家奚劍鑫懷著“助推西部教育,點亮希望之光”的信念,到西部希望小學、開展教師培訓、幫扶貧困學生、領養輟學孤兒、舉辦專題講座、捐資助學,用愛心和責任,架起了連接東西部教育發展的“彩虹” 20年前,奚劍鑫辭去浦東新區教育學院的工作,下海闖蕩,先后創辦了上海浦東劍鑫實業公司、上海浦東鑫飛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上海鑫奧工貿有限公司,經營的主要項目是為企事業單位做工作服,為大中小學和幼兒園制作校服。 10年前,奚劍鑫決定將企業多年來的積累用于投資教育,興建了第一所學校——上海海川職業技能培訓學校,不久又創辦了上海海川劍鑫教育集團。海川劍鑫教育集團主要面向西部來滬務工的農民工子女招生,吸納了3600多名農民工子女就讀,涉及全國26個省市的回、彝、苗、布依、土家、朝鮮族等多個民族的學生。 奚劍鑫在上海斥資興辦教育的同時,十分關注西部貧困地區教育的發展。2009年9月5日,民進中央吹響了支援西部“彩虹行動”的集結號。從此,奚劍鑫走進了貴州、走進了銅仁和畢節、走進了大山,將一顆愛心凝聚在東西部教育均衡發展的天平上。 助推西部教育是幸福的使命 奚劍鑫常說,支持一個人活下去的理由,有時候不是對他自己有何意義,而是他對人有何意義。 海川劍鑫教育集團組織開展貴州省銅仁地區的骨干教師培訓;組織上海優秀教師、學者講師團赴貴州、安徽等地為教師講學授課;聯合社會力量共同捐資100萬元援建了中西部省區的5所希望小學;先后捐資300多萬元,幫助銅仁地區的120多名學生繼續上學;促成浦東新區圖書館向貴州26所農民學校捐贈圖書和書架;領養輟學孤兒,解決她從讀初中到大學的一切費用。 2011年4月,根據中央統戰部和中華職業教育社的委派,奚劍鑫到貴州畢節地區教育局掛任副局長,由此開始了他的人生的又一特殊歷程。 從2011年5月至6月短短兩個月時間,他深入基層,撰寫了12000多字的調研報告,提出了他對發展畢節地區教育的意見和建議。 每一次調研,奚劍鑫都要驅車數小時,途經百余里崎嶇的山路,萬壑爭奇、險象環生。但他看到的,卻是生活在這片擁有26853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漢、彝、苗、回、白、仡佬等各民族人民的淳樸、善良、勤勞和勇敢,是每天都要翻山越嶺走數里山路上學的學生。他說:看到西部的落后和孩子們的眼神,更加堅定了我對西部地區教育進行智力支持和幫扶的決心。 精彩人生在于奉獻 每一次調研,奚劍鑫都要深入學校。有一次,他看到幾個孩子正在路邊生火,便好奇地上前詢問,當他知道這些孩子上學要走1個多小時的山路,每天在路邊生火烤土豆算是吃早飯,還要用樹葉將烤熟的土豆包起,帶到學校作為午餐時,心酸地掉下了眼淚。調研結束后,他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實現教育公平?如何實現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如何使鄉村的孩子享受到良好的教育?他飽含深情地說:我一定要盡我的微薄之力,促進東西部教育互動和對接,讓東部地區先進的教育觀念和優質的教育資源在西部山區生根開花。 他積極牽線搭橋,促成了上海——畢節兩地學校對口幫扶,至今已有上海的8所學校與畢節的8所學校進行對接。奚劍鑫還積極響應教育部的號召,努力協助上海衛生學校、上海電子工業學校、上海電子學校等3所優質中職學校對口聯系和幫扶畢節地區衛生學校、畢節地區信息工程學校和畢節地區水利電力工程學校的建設和發展。 為使畢節的廣大家長和學生轉變職業教育觀念,奚劍鑫利用調研的機會,分別在畢節地區職業院校和普通中學舉辦15場共4000多人參加的“黃炎培職業教育理念在當今的傳承”講座。 在畢節掛職以來,奚劍鑫從未領取一分錢的酬勞和差旅補助,而往返于上海與畢節的車旅費也都自行承擔,從不報銷。他說:等掛職結束后,將這些補助全部捐給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 因長時間的奔波勞頓,今年10月,奚劍鑫不幸生了一場重病。病尚未痊愈,他就急匆匆走出病房,離開上海,奔赴畢節。 榮譽是鼓勵也是鞭策 回顧過去的人生旅程,奚劍鑫說:他還做得不夠,但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卻給了他很多的榮譽,這是對他的鞭策和鼓勵。他曾榮獲“民進全國社會服務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被上海市教委評為“上海市農民工同住子女義務教育先進工作者”;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為他創辦的上海海川教育集團題詞:“海納百川、海川教育”;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說到下一步的打算,奚劍鑫說:作為一名企業家,我將親力親為,不忘企業的社會責任;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將無私奉獻,心系西部教育發展;作為一名民進會員,我將履行職責,努力為組織增光添彩。他說:“在西部,我有更多的事要做”,“我有一份責任和義務,就是為東西部教育均衡發展積極參政議政,為縮小東西部教育差距盡自己微薄的力量”。他表示:將努力把全部精力和所有愛心凝聚在東西部教育事業發展的天平上;在畢節掛職期間,努力為畢節山區的孩子開啟理想之門,點亮希望之光,讓他們走出大山,學好技能,回報社會。(人民網上海1月9日電)


閱讀:
錄入:admin

評論 】 【 推薦 】 【 打印
上一篇:中國職業教育之父黃炎培先生
下一篇:奚劍鑫:把愛心凝聚在東西部教育均衡發展
相關新聞      
本文評論       全部評論
發表評論


點評: 字數
姓名:

  • 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