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畢節市第九期地級骨干教師培訓班 開班典禮報道
[日期:2012-05-28] |
來源: 作者: |
[字體:大 中 小]
|
2012年5月21日上午,在浦東新區川沙新鎮文化中心召開了貴州畢節市第九期地級骨干教師培訓班的開班典禮。
出席本次開班典禮的領導有:浦東新區政協副秘書長、民進浦東新區區委主委、浦東新區社區學院院長張少波、上海中華職教社教育發展部部長馬開年、浦東中華職教社常務副主任陳偉忠、上海中華職教社社務委員、民進浦東新區區委委員、貴州省畢節市教育局副局長奚劍鑫、上海市民進企業家聯誼會副會長、民進浦東新區區委委員、上海金盟投資集團董事長陶勇。典禮由上海市中華職業第二進修學院副院長楊燕華主持。
典禮在兩位畢節市地級骨干教師熱情洋溢的發言中拉開序幕,韓甲明、劉玲兩位老師代表參加培訓的50位畢節市老師感謝中華職教社、上海中華職教社以及貴州省畢節市教育局的各位領導給予他們此次來上海學習交流的機會。其次,他們紛紛表示會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多與廣博常識的專家、學者,各所名校的老師溝通、取經,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回到家鄉后,積極熱情地投入課堂中去,用心教書,把上海先進的教學理念傳授給其他未來參加的老師,希望能為畢節的教育事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上海中華職教社社務委員、民進浦東新區區委委員、貴州省畢節市教育局副局長奚劍鑫在會上指出,培訓班能夠一期期順利開展下去,得益于中華職教社、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民進上海市浦東新區委員會和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與扶持,奚局表示衷心感謝。本次培訓是中華職教社實施“溫暖工程”的一項具體內容,他希望教師們在培訓期間做到三個轉變:從教師轉變為學員;從家庭生活轉變為集體生活;從工作轉變為學習。加強四個力:領導能力;管理能力 ;創新能力;學習能力。通過培訓領悟到了教育的前沿思想,提高了研究能力,優化知識結構,改善思維品質,回到各自崗位之后為家鄉教育也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上海市民進企業家聯誼會副會長、民進浦東新區區委委員、上海金盟投資集團董事長陶勇是一位非常有愛心的企業家,先后赴貴州畢節、金沙、大方、百管委考察調研,和當地教師結下深厚的友誼,這次再看到貴州老師倍感親切。他希望來滬培訓教師們不僅要學習發達地區的教學方式,更要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取長補短,學以致用。
浦東中華職教社常務副主任陳偉忠,首先分紹三位和貴州有淵源的名人,分別是張聞天、黃炎培和宋慶齡。接著描述了一些奚劍鑫局長感人的事跡,奚局去年十月得了腦梗,在身體微弱情況下,仍不忘關心貧困地區教育發展。病愈后率領優秀企業家赴貴州捐資助學。陳偉忠贊揚他為滬黔兩地的交流與合作搭建了友誼的橋梁,充分做到了“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陳偉忠在會上大加贊賞西部教師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是發達地區教師值得學習的閃光點。
上海中華職教社教育發展部部長馬開年在開篇介紹了上海中華職業教育溫暖工程基金會的創辦歷史。上海是中華職教社的發祥地,是由黃炎培等48位先輩在1917年于上海成立,至今已有95年歷史,1995年,為協助黨和政府研究和解決剩余勞動力安置就業問題,孫起孟同志倡導并實施溫暖工程項目,積極為西部地區捐資助學、開展1+1+1聯合辦學模式,真正的使西部教師們能解放思想、轉變觀念。13年以來先后建立“同心•溫暖工程”培訓基地25個,進一步推動為“同心•溫暖工程”的實施,為職業教育、就業培訓以及支邊扶貧工作的推動和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浦東新區政協副秘書長、民進浦東新區區委主委、浦東新區社區學院院長張少波發表講話:他已經參加了9期培訓班的開班典禮,每次參加都是一次受教育的機會。對各位教師默默無聞堅守崗位,依然滿懷激情,積極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表示由衷的欣賞。張少波希望通過“同心溫暖工程”這一平臺,以教育為紐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強教師專業化發展,提高學校管理水平,更進一步加強滬黔兩地的交流與合作,為今后的教育改革發展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為實現東西部教育的均衡化發展作更多有益的嘗試。最后,他衷心祝愿此次培訓班能夠取得圓滿成功。
上海市中華職業第二進修學院 鄔晶晶供稿
2012年5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