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9日上午,在浦東新區川沙新鎮文化中心召開了貴州畢節地區第五期地級骨干教師培訓班的開班典禮。出席此次開班典禮的領導有: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專職副主任、上海市職教協會副會長胡忠澤;中華職教社社會服務部部長楊農;上海市浦東新區統戰部副部長張偉;貴州省畢節地區教育局局長余大亮;貴州省畢節地區教育局副局長覃珍貴;上海市民進企業家聯誼會副會長、上海市中華職教社社務委員、畢節地區教育局副局長奚劍鑫;貴州畢節地區教育局師資科科長孫克棟;浦東中華職教社常務副主任、上海市中華職業第二進修學院副院長陳偉忠;民進企業家聯誼會副會長、上海金盟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陶勇;浦東中華職教社副主任張福弟;浦東中華職教社副主任、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朱伯官。典禮由陳偉忠主任主持。
貴州省畢節地區教育局副局長覃珍貴在開班典禮上希望老師們通過這次來上海學習、交流后能做到幾點:一是教育觀念的更新。新一輪課改的實施,對教育工作者是一次新的機遇,同時也是一次新的挑戰,作為教育作者,要如何適應新形勢新變化的要求,參加這次培訓是老師們思想觀念得到更新的一次機會。二是教學方法的更新。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藝術的綜合表現。學習是教師的終身必修課,在信息化時代,只有堅持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而不至于落伍,應積極適應素質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轉換,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同時,不斷的充實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實現自身的持續發展,終身學習,不斷進步。三是對優秀教師的定位:是勇于挑戰自己、勤于學習、善于反思的人。參加了這次地級骨干教師培訓,意味著學員們將帶著新課程理念、新課程方法走進課堂,同時也意味著帶著新課程理念、新課程方法去影響周圍的其他教師。
接著貴州畢節地區教育局局長余大亮坦言,雖然畢節試驗區教育這些年的發展取得顯著成績,但由于基礎差、底子薄、欠賬大,教育發展的總體水平還是相對滯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短板",小學初中義務教育階段總體上仍處于低水平階段,中等職業學校普遍存在缺校舍、實訓地基、專業教師和專業定位和辦學特色比較模糊等突出問題。
余局長表示,今后10年畢節試驗區區教育改革和發展分三個階段,實現"三個趕超":到2012年各學段的普及程度要趕超全省平均水平,到2015年,辦學水平要趕超全省平均水平;到2020年,各學段的普及程度要趕超全國平均水平。
余局長說,畢節試驗區將抓住抓好中央、貴州省對畢節試驗區教育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度關心、關注和大力支持、傾斜扶持的機遇,著力加快"校舍建設",解決教育"量"的發展問題,著力加快"師資隊伍的建設",解決教育 "質"的發展問題;推進辦學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推進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創新,推進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育人模式的創新,讓我們的學生能夠快樂成長、健康成長、幸福成長和智慧成長。
之后,中華職教社社會服務部部長楊農作了講話。楊部長表示中華職教社作為具有教育性,統戰性、民間性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民間團體組織,長期以來弘揚黃炎培“為國分憂,為民解難,燈亮一盞,光灑成片”為指導思想。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積極開展各項西部教師培訓及教育支援工作。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優質教育資源的核心要素,直接關系著億萬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關系著全民族素質的提高和祖國的前途命運。進入二十一世紀后,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人民群眾對高質量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長。培養和造就一支具有先進教育理念、良好職業道德和堅實業務基礎的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是一項十分重要和緊迫的任務。
最后,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專職副主任胡忠澤做了重要講話,他首先闡述了中華職教社的歷史背景,使老師們能很好的理解職業教育的理念。其次他談到為了縮小區域差距,加強對革命老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轉移支持力度,上海中華職教社近年來做了大量的工作,為貴州畢節地區培訓骨干教師是上海中華職教社的一項重要內容。愿老師們能學有所獲,學有所得。胡忠澤專職副主任對民進上海市委會同中華職教社對西部骨干教師的培訓作了大量的幫扶工作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上海市中華職業第二進修學院供稿
201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