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國務院批準建立以“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為主題的畢節試驗區。30年來,統一戰線堅持把畢節試驗區作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實踐平臺,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傾力參與畢節試驗區建設,創造
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助推貧困地區發展的成功經驗。近日起,“團結報團結網”將刊發系列文章,介紹30年來統一戰線有關方面參與支持畢節試驗區改革發展、助力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共同見證烏蒙腹地、花海畢節的蛻變新生。
職教一人就業,帶動全家脫貧;更新一種理念,潤澤一片山鄉。2010年8月,由中央統戰部牽頭、中華職業教育社在畢節試驗區組織實施“同心溫暖工程”畢節職業教育助學項目,開啟了職業教育服務試驗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征程,譜寫了畢節職業教育發展的新篇章。項目在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華職業教育社理事長張榕明的親自推動下,取得顯著成效,為畢節市農村1.4萬名貧困家庭孩子開辟了一條成長就業的新途徑,為畢節市中等職業學校聯合辦學創造了新模式,為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干部植入了現代職業教育理念。2015年9月,中華職業教育社將金海湖新區作為幫扶聯系點。2016年3月,中華職業教育社對口幫扶畢節金海湖新區啟動大會召開,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職業教育社理事長陳昌智出席會議,對試驗區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的目標、方向、路徑等提出具體要求,為畢節發展職教事業精準把脈。八年來,中華職業教育社傾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兩新”任務,緊緊圍繞中華職業教育社“統戰性、教育性、民間性”的特色優勢,對畢節開展了深層次、寬領域、多形式、全方位的對口幫扶,從同心溫暖工程、扶貧幫困、捐資助學、教育培訓、產教融合、校校(企)合作等方面著手,掀起了對口幫扶的新高潮。

2010年8月,中華職業教育社同心溫暖工程畢節項目啟動儀式在貴州省畢節市舉行
2016年3月,中華職業教育社對口幫扶畢節金海湖新區啟動大會召開,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職業教育社理事長陳昌智出席會議,為畢節金海湖新區授牌
成 果
溫暖工程匯聚人心
同心溫暖工程畢節項目是統一戰線“同心”五大工程中“同心•智力支持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的順利實施有力地推動了試驗區經濟提速、民生改善、社會和諧,成為職業教育助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品牌、拓展多黨合作渠道的重要載體、傳遞黨和國家溫暖的重要途徑。自2010年正式啟動以來,中華職業教育社對畢節累計投入資金8000余萬元,累計招生14000余人,協調東部發達地區學校接收學生4931人。目前,已有4896人完成學業,順利畢業,獲得了在上海、杭州、重慶等發達城市和地區工作的機會,就業率高達83%,實現了“培養一個學生、致富一個家庭、影響一個村寨、改變一個區域”的目標。在總社的關心下,同心溫暖工程內涵和形式更加豐富,助學項目、職教領導干部和骨干教師培訓、新農村建設帶頭人培訓工作等項目正在有效推進中。
用心用情強化幫扶成效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長期以來,中華職業教育社高度關心關注畢節試驗區經濟社會發展,持續給予畢節試驗區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精心的指導和傾情幫助,為畢節深入推進“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實踐,推動職業教育事業大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傾心關懷、傾情幫助。2015年9月以來,中華職業教育社分別組織職教專家、企業家多次赴畢節開展考察調研幫扶工作和各項幫扶活動,職教扶貧工作成效明顯、幫扶內涵不斷豐富
校校合作助力脫貧
在中華職業教育社的大力支持推動下,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與畢節市委政府簽署協議采取“1+1+1+3”的模式與畢節5所職業院校達成合作、共建、幫扶關系,并向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畢節職業技術學院捐贈價值520萬元的機床設備;從教育領導干部、骨干教師培訓入手,在學科建設、教師培訓等方面幫扶畢節轉觀念、提內涵、強素質,形成了以文化旅游、非遺文化保護為引領,助推產業發展的新模式。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等優質院校及有關企業與畢節有關職業院校達成合作、幫扶關系;天津博諾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與畢節財貿學校簽署合作協議,幫助新辦機器人專業,并捐贈價值近200多萬元的設備和軟件資料。天津大學與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達成建立職業教育學碩士(博士)點,建立職業教育教師發展中心等合作意向。江陰職業技術學院、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面向畢節開展招生。
人才培訓扶貧扶智
中華職業教育社幫助對接相關資源,為畢節培養產業發展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為畢節試驗區“職教扶貧、東西協作”積極探索新路子。2016年1月在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啟動了“職教領導干部和骨干教師培訓”項目,培訓效果明顯,畢節參學領導干部、教學管理人員、骨干教師等人員將學習成果融入工作,取得明顯成績。同時中華職業教育社啟動了“職教專家畢節行”和“職教名師畢節大講壇”智力幫扶活動,并支持“金海湖新區村兩委、致富帶頭人、建檔立卡貧困戶、教育系統干部培訓”等項目的實施。在江陰職業技術學院為金海湖新區專門舉辦了兩期“金海湖新區農村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培訓金海湖新區村級領導干部90余人,有力促進了干部隊伍觀念的轉變和素質的提升,學員學用成果轉化效果明顯,逐步成為村級經濟和產業發展的帶頭人。
產業扶貧外塑形象
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助推產業發展。2016年1月,“中國中小商業企業2016新春主題報告會暨團拜會”期間,中華職業教育社專門安排畢節市作招商引資項目推介。2016年3月,中華職業教育社組織農業、旅游、醫療方面的有關企業家赴畢節考察,同年11月又組織臺灣職教專家團赴畢節考察調研。
推動交流促進發展
在中華職業教育社引領下,畢節市中華職業教育社積極做好“請進來、走出去”工作,內聯外引,促進交流合作,爭取各方支持。
“請進來”,邀請東部十省市中華職業教育社、職業院校負責人,與畢節市各職業學校校長,召開畢節試驗區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座談會,推動畢節市中華職業教育社與上海浦東、福建泉州、重慶江津、四川廣元等地中華職業教育社結為友好社;先后邀請民進中央原副主席、中華職業教育社原副理事長王佐書,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中華職業教育社主任周漢民等領導以及職教專家赴畢節開展專題講座。上海浦東中華職業教育社、上海西南工程學校等也積極響應號召分赴畢節開展活動,促成上海西南工程學校、上海黔宏建筑裝潢有限公司與畢節市工業學校分別建立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幫扶關系。在總社的號召和組織下,各地方職教社積極支持畢節的工作,山東青島、福建、廣東、四川廣元等社積極響應總社號召關心關注畢節職業教育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雙方合作。
“走出去”,上海市中華職業教育社每年堅持為畢節舉辦校長、骨干教師培訓班,讓畢節的教育工作者走出大山、開闊視野、轉變觀念、提升素質。此外,畢節市中華職業教育社組織市內各職業院校主要負責人到上海、天津、黑龍江、江陰、濟南、德陽等地優質職業院校交流學習,搭建起了畢節職業院校與上海、天津等地職業院校的友誼橋梁,不斷增強中華職業教育社的凝聚力、知曉率和影響力。
建強組織增添活力
中華職業教育社有力的幫扶工作在畢節引起強烈反響,得到畢節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統戰部高度認可。畢節助學項目的實施,推動了畢節職教社的建設。為使職教社組織細胞延伸到基層,更好地發揮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畢節市委出臺文件明確要求各縣區成立中華職業教育社,將縣(區)職教社組織建設寫入畢節市委出臺的《中共畢節市委關于加強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工作的實施意見》,畢節市編辦下發文件批復縣區職教社為正科級群團機構。2015年8月,畢節金海湖新區職教社作為全省第一家縣級職教社成立。2017年12月,畢節市所有縣級中華職業教育社組織已經全部建立。此外,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畢節職業技術學院、畢節醫學高等專科學院也成立中華職業教育社高校工作委員會,2017年5月,貴州省首家鄉鎮中華職業教育社在金海湖新區小壩鎮成立。目前,全市各縣區共成立鄉鎮中華職業教育社19個,金海湖新區9個鎮鄉辦中華職業教育社已經全覆蓋,職教社組織建設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統一戰線手臂進一步延伸,同時,也為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搭建了新的載體和平臺。

畢節項目學生在實習教師上課

畢節項目班學生軍訓大合唱匯演
特 點
扶貧先扶智,扶智先強教。中華職業教育社以“職業教育扶貧助推產業扶貧”為幫扶主線,為畢節試驗區打好脫貧之戰提供了又一動力,也為萬千職教學子插上了夢想的翅膀,點燃了生活的激情。
職教對口幫扶重在精準
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大背景下,中華職業教育社堅持對口幫扶,立足畢節金海湖新區,優質資源面向畢節試驗區,圍繞畢節優勢產業,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引導企業參與,進一步推動資金、人才、技術幫扶向培育優秀人才、促進交流合作、深化產業扶貧方向轉化,助推畢節打贏“113”脫貧攻堅戰。
創新模式延伸扶貧鏈條
教育扶貧是精準脫貧的重要組成部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是職業教育的本質特色,是畢節試驗區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和重要環節。在中華職業教育社的指導幫助下,畢節市中華職業教育社探索“社+”工作模式(“社+社”、“社+校企”、“社+部門”等)取得實效,積極開展東西協作,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搭建工作平臺,按照“組織化、基地化、項目化、品牌化”的“四化”要求,在全市達成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文化旅游創意產業、城市建設、農特產品投資等合作意向。2017年9月,“中華職業教育社對口幫扶畢節職業教育協作發展座談會”在畢節召開,掀起了校校合作的新高潮。具體工作中,通過“社+”模式扎實推動開展幫扶工作,有力助推畢節脫貧攻堅。
涵 發揮優勢豐富職教內涵
通過中華職業教育社幫扶,以“扶志”“扶智”為主的專家講座、名師大講壇、校長和教師培訓、干部和農村致富帶頭培訓等極大地豐富職教扶貧內涵,為試驗區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積極貢獻。
溫暖工程提升職教實力
“同心溫暖工程”是中華職業教育社助推畢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品牌。中華職業教育社以“同心溫暖工程”為主的一系列強有力的幫扶措施,讓畢節廣大人民群眾對職業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各職業院校學科設置不斷完善,就讀學生逐年遞增,成為畢節教育發展的重要力量,職業教育發展影響力不斷增強。
集眾力鑄就輝煌,謀發展譜寫華章。近年來,中華職業教育社以提升畢節職業教育水平為抓手,用心、用情、用力給予畢節試驗區全方位的幫扶,幫助試驗區提高人口素質、開發人力資本、釋放人口紅利,培養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各類人才,推動畢節由“人口數量大市”向“人力資源強市”轉變。展望未來,中華職業教育社必將在建設新時代全面小康美麗畢節的宏偉篇章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在烏蒙大地譜寫出一曲壯美動人的職業教育贊歌。